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信用研究 > 正文

资信评级产品定价分析

更新时间:2009-10-13 00:00:00
一、最小规模评级机构的概念
(一)能级
1、机构的基础条件方面。注册资金规模达到RMB200万元,办公场所和设备功能完善,并建有网址和业务数据库,部门和岗位设置科学、经济、高效。
2、业务能力方面。具有主体资信评级、债项资信评级、诚信类信用评估业务能力,并具有相应的评级模板设计和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能力,平均每月出评级报告25份。
3、业务管理方面。通过业务流程、内训、专家评审、业务档案、评级公示、风险和危机等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有效实施,形成公信力保障体系。
4、经营管理方面。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贯彻从业资格和行业自律的相关规定,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健全内控制度。
(二)人员构成
管理人员2人(行政管理兼业务审核、市场开拓、研发)
财会人员2人(财务会计事务兼数据录入、考勤、总务、安全)
市场人员1人(市场开拓兼数据录入、网管、设备维修、采购)
评估人员5人(撰写评级报告兼研发)
(三)月运营成本
工资3500元      35,000元(含基本工资、职务津贴、各项补贴、社保金)
房租             10,000元
电费              1,000元
设备维护和折旧    1,000元
电讯费            2,000元
文印费             ,500元
交通费            5,000元
邮费               ,500元
招待费            1,500元
专家评审费        1,500元
各类规费           ,500元
不可预见费        1,500元
月运营成本       60,000元
 
二、评级报告的定价
(一)保本点定价法

保本点价格 = 月运营成本 ÷ 月均报告数 ÷(1 — 营业税及附加率)
= 60,000元 ÷ 25份 ÷(1 - 7.2%)
≈ 2,586元/份
价格弹性:每月做满25份保本。
每月每少做一份报告,将亏损2,400元/月,全年亏损2.88万元。
 

 

(二)税前利润定价法
1、按10%税前利润定价

报告价格 = 60,000元 ÷ 25份 ÷(1 - 10%)÷(1 - 7.2%)             ≈ 2,873元/份
价格弹性:每月做满25份,税前利润6,666元/月,全年8万元。
每月每少做3份报告,将亏损534元/月,全年6,408元。

2、按20%税前利润定价

报告价格 = 60,000元 ÷ 25份 ÷(1 - 20%)÷(1 - 7.2%)             ≈ 3,232元/份
价格弹性:每月做满25份,税前利润15,000元/月,全年18万元。
每月每少做7份报告,将亏损1,800元/月,全年2.16万元。
 

3、按30%税前利润定价

报告价格 = 60,000元 ÷ 25份 ÷(1 - 30%)÷(1 - 7.2%)
≈ 3,694元/份
价格弹性:每月做满25份,前利润25,700元/月,全年30.84万元。
每月每少做11份报告,将亏损700元/月,全年8,400元。


    若按月均25份(全年300份)报告和30%税前利润测算,年销售收入1,108,200元,税前利润约30.84万元;若按月均20份(全年240份)报告和30%税前利润测算,年销售收入886,560元,税前利润约18万元。
    在6万元/月运营成本条件下,人员工资处于极底水平,如果提高50%,则月营运成本将增加1.75万元。再则,月均25份报告数是满负荷工作量(全年300份),就目前市场状况,一个评级机构全年评级报告达到200份(月均16.6份)已是很不错了。
    鉴于我国信用行业机构起步晚、起点低的现况,加快培育本土机构的力度须加大,其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机构研发水平是首要任务,这将会使机构的营运成本在目前基础上至少增加50%,即月营运成本将达9万元。作为提供公信力产品的市场机构应当实行风险准备金制度,而信息共享制度下的信息购置费应当归入常规成本之中,这些都是价格构成要素。
    根据以上测算和分析,并参照本市人行评级品种的定价模式,我们认为,每份评级报告的价格拟以按被评主体资产总额(或债项总值)的万分之一计算,但下限不底于4,000元。下限4,000元是机构的生存价格线,显然这不应是行业做强做大目标,所以,评级报告价格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
 
三、评级产品合理定价的意义
    目前,除了人行评级品种价格,其他品种评级报告每份价格在1,000元至2,500元之间,机构的处境可想而知。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有一个成本问题,政府负有引导和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职责,就应当安排好相应财力纳入预算,并有效执行预算;机构提供信用产品,应当合理定价,体现公允;信用产品受众应当为享用信用产品承付对价。当今社会,信用行业的不可或缺性已是不争的事实,去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风暴,理应成为本土信用行业跳跃发展的绝佳时机,从提升内需的4万亿元中拿出千分之一,用于培育本土信用行业,不仅可以将信用市场推进一大步,而且可以形成一个合理的信用产品价格体系,造就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本土机构。
    所以,以政府财力不足或为企业减负为由,将信用产品价格压之不合理水平,其结果是极大地阻碍了本土信用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极大地滞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进程。信用体系事关国家安全,培育本土信用机构是当务之急,如不能抓住机遇快速发展,国外机构则会乘虚而入。
解决了信用产品价格问题,看似信用行业发展中的一小步,其实不然,它是社会信用观念、政府行政观念、企业经营观念的聚焦之点,只要跨除了这一小步,就必然会带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一大步。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