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协会简讯 > 正文

协会会长沈琨在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上的发言

更新时间:2013-05-08 00:00:00
    上海资信作为全国个人征信业务的首个试点,在上海市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的积极推动下,起步于1999年。14年来,上海资信作为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系会议成员之一,承担了上海市个人和企业信用联合征信系统的建设工作,成为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基础平台的运作载体。
在上海资信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国家和上海市领导先后视察了上海资信,对上海资信在上海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目前,上海资信定位于上海市政府与央行合作共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试点。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尤其是去年8月29日召开的上海市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颁布了《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3年-2015年行动计划》,可以说,上海资信已逐步寻找到了更适宜的发展平台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其一,顺应新金融业态的发展,建立非银行金融机构信用信息平台。根据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除了传统金融的集聚效应日趋明显,上海各类功能性金融机构和新型金融机构也不断涌现,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股权投资企业、网络信贷机构等新型机构快速发展。基于此,上海资信立足上海辐射全国,正着手建立小额贷款公司/担保机构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服务平台和全国网络信贷机构征信服务平台。小额贷款公司/担保机构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将有效防范小额贷款公司/担保机构的授信风险,促进小额贷款公司/担保机构规范健康发展,降低系统性风险,进而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同样,主要面向小微企业授信的网络信贷机构日益活跃,而这种新金融服务业行业发展的规范性和风险度也逐渐受到社会关注。为此,实现网络信贷机构行业内信息共享,将进一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帮助网络信贷机构建立风险控制机制,从而为缓解小企业及个人创业者融资难问题提供积极的帮助。
    其二,打造上海新农村信用体系,建立农户信用档案。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1年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已经在全国31个省(市、区)全面推进,全国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金融机构或网点已分别达10239家和6037家。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946万农户直接或间接从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业务中受益,受益企业达数万家。信用村镇建设在农村金融创新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上海资信正积极参与上海市农委和央行上海总部牵头组织的信用村镇建设试点项目中。
    其三、推动中小企业发展,为金融创新产品提供支撑。在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商委等委办局及央行上海总部的共同推进下,上海资信正积极参与有关金融创新型产品的试点工作,以期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更多的便利与渠道。
    第四,充分利用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加大非银行信息的采集与使用。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将归集来自于工商、税务、技监、环保、社保等委办局的各类政务信息,是非银行信用信息的有效补充。该平台的建立将为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也将加快上海成为全国信用服务市场发达地区的步伐。同时,该平台面向所有合法的社会化征信机构开放,也将进一步促进我们这些征信机构征信产品与服务的创新。
    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只有更广泛的使用才能真正明确征信市场的需求点;只有明确了征信市场的需求点才能进一步扩大信息采集范围,逐步提升数据质量;只有不断扩大信息采集范围,提升数据质量,才能开发出更多的创新型征信产品与服务,从而进一步提高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效用。
    此外,上海资信还将积极参与到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中,为提升政府行政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强化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促进区域经济谐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过去10年,上海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论是地方征信法规建设还是征信服务操作,都走在全国前列。在新形势下,上海资信作为上海市信用服务行业协会会长单位,将根据上海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精神,积极投入到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推动、引领行业发展,更好地发挥上海市政府与央行合作共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桥梁纽带作用,为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上海市信用服务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