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推动推动上海市信用培训工作,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征信管理办公室信用管理处处长胡爱军、副处长王晋等一行三人,于10月19日下午来我协会就信用培训工作,与上海市信用服务行业协会信用培训机构专委会主任陈惠新、副主任王金荣、苏奎武等有关人员进行沟通与交流。协会秘书长饶明华和秘书处有关人员也参加了商讨。
大家环绕着上海市信用培训工作如何深入开展和培训教材目录(《企业信用管理培训系列课程目录》)如何进一步修改、完善,这两个议题展开了讨论。
首先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信用管理处处长胡爱军谈了对上海的信用培训工作的看法和如何推进这项工作的打算,同时还介绍了《企业信用管理培训系列课程目录》编写的经过和如何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招投标来确认编写教材主体的想法,希望专委会的成员都能关注和参与此事,并希望对《企业信用管理培训系列课程目录》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接着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信用管理处副处长王晋向与会者介绍了就信用培训工作和人事局沟通的情况,指出在紧缺人才办撤销的情况下,目前和人事局达成初步意向,培训工作将和上海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合作,具体合作模式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管理方:上海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具体的职责:1、审核申报的培训项目;2、颁证。第二个层面是培训主体:上海信用服务行业协会培训机构专业委员会。具体的职责:1、负责项目申报,(包括形成教材、教纲、考纲、题库等)2、对培训机构的认可;3、组织考试和对考试机构的认可等工作。第三个层面是具有培训资质的各培训机构。具体职责:1、自主招生;2、自主教学;3、接受不定期考评。
培训机构专委会各位正副主任对培训工作的下一步打算及企业信用管理培训系列的课程目录进行了讨论。大家普遍认为:
要明确培训的方向,使培训对象了解培训的目的和作用;培训工作正式启动时应先选择一两家机构进行试点,以便及时总结经验;《企业信用管理培训系列课程目录》的框架很完整,既有理论性的内容,又有务实性的内容。这种讲义式的教材,不一定要很厚,薄一点反而好。只要内涵充实、外延精细、定位清晰就可以;建议教材中应充分利用案例库,使教材生动;编写应结合业内机构的力量,也可联合设有信用管理专业的高校教师一起编写。
最后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信用管理处处长胡爱军强调本次培训定位于非信用专业、非信用机构的中高级专业人才,教材中所采用的案例要紧密贴近教材,编写工作将实行点面结合的方法,使专委会成员和业内机构一同参与。专委会各正副主任也表示会后会对企业信用管理培训系列课程目录再进行仔细研读,会及时将修改意见和建议反馈信用管理处及协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