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立食品安全信用管理体制。对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框架进行总体设计,明确任务目标、责任部门,明确试点企业,健全管理机制。二是开展宣传培训活动。利用会议、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宣传方式,广泛开展信用体系的宣传培训,提高广大群众对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度。三是建立健全试点企业“两档”。试点企业建立反映企业基本情况、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内容的生产经营信用档案,监管部门建立健全包括试点企业登记注册信息、日常监管信息等信用档案。四是探索建设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管理系统。在档案工作基础上探索建设包括企业基础信息、创优情况、守信情况、失信情况、食品安全信用等级等内容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管理系统,通过监管部门有关信息的录入,集中反映试点企业信用信息,为社会各界提供查询的平台,通过信息的公开,促进企业争先创优,恪守诚信。五是制定食品安全信用管理制度并开展信用评价。市食安办制定包括信用征集制度、评价制度、披露制度、奖惩制度等内容在内的食品安全信用管理制度。根据信用管理制度征集各类相关食品安全信息,开展信用试评价并适时披露。
来源:六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