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上海正全力推进航运业界的信用体系建设,以维护航运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保障运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目前,上海已建成有496家中外海运企业资信档案的资信数据库。海运及辅助业中引入资信评估,对于加强航运市场的监管有重要意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及其《实施细则》颁布实施后,海运及其辅助业务经营资格的取得由审批制改为登记制,行政许可的工作量急剧上升;同时,由于实行多年的年审制度被取消,市场对准入后的监管要求和诚信体系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上海市港口管理局根据相关法规,积极推进航运信用制度建设,授权上海航交所组织实施,安博尔中诚信为企业建立资信档案数据库。上海将航运及辅助业企业分为班轮运输、船舶代理、无船承运人和货运代理四大类别,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企业资质信誉的评估因素权重,构造评估因素层次结构,设计了由4大类、16项、200个指标组成的评估指标体系。由专业评估机构全面收集企业信息,并通过上海市企业信用联合征信系统,查询企业相关信息,还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国家交通主管部门、海事局、海事法院、海关、税务等部门开展专门调查,了解企业法定义务的履行情况。目前,已完成国际航运及辅助企业中273家企业的资信评估,评出AAA级、AA级和A级企业共43家;完成了国内航运及辅助企业中223家企业的资信评估。
在海运及其辅助业市场管理中引入资信评估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市场监管。目前,企业在签订运输合同时,可以通过上海航交所的资信数据库,查到企业的资信等级;可以根据资信评估等级,选择合作对象;有利于确保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行业管理的工作效率。
来源:新华网 信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