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七部门访谈录:齐心协力建“信用青海”

更新时间:2008-03-20 00:00:00
 
    日前,青海省七部门有关负责人就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情况接受访谈,展示出一幅青海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丰富画卷。
  青海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信用办)主任王新宇:省政府于2006年3月印发了《关于加快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由整规领导小组负责,并成立了青海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整规办。各地市、各部门也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参加的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地方、部门点面结合,统筹安排,协调配合,有条不紊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格局。各级地方政府将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列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纳入目标考核范围。

全省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中也大力推行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努力,全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信用意识明显增强,公众用药安全得以保障。近年来,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相继实行了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分级管理制度”、信用“黑名单制度”、“不良记录通报制度”等一系列信用管理制度。2006年开始,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与全省药品生产企业签订了《药品生产质量安全责任书》,强化了企业是药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李俊:质量诚信是企业诚信的基础,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省质监局从产品质量档案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标准化管理、计量检测保证能力、售后服务和规范经营等方面设定指标,以产品及企业巡查、回访、年度报告等日常监督信息,作为诚信评价的主要内容,逐步建立统一的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体系,促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目前,青海省已有923家工业企业建立了企业质量档案,其中食品生产企业有624家,通过开展企业质量信用建档工作,建立企业质量信用监管制度,实施对企业的质量信用分类监管,鼓励诚信、惩戒失信,促进企业自律,认真履行质量监管奠定了良好基础。
  积极推动全省名牌战略、产品免检、地理标志保护工作,以品牌效应促进信用体系建设。目前,青海省已有3个中国名牌产品、14个国家免检产品、1个国家地理标准保护产品。进一步推动质量诚信体系建设,通过实施行政许可,完善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积极组织企业做好国家标准申报工作和标准评价工作,帮助企业做好计量认证工作,提高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能力,加强特种设备监管,确保安全生产等一系列工作,促进企业提高生产能力,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提供了保证。目前,已帮助415家企业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青海省旅游局副局长马金刚: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把诚信建设作为树立青海旅游形象,推动青海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广泛宣传发动,创新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加强市场监管,着力打造诚信品牌,不断提升行业形象,有力地促进了全省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我们充分认识到抓好旅游业的诚信建设光靠教育和监管还远远不够,必须建立有效的制度制约机制,在进一步修订完善《青海省旅游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方案)、《青海省旅游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网络诚信平台公示及依据》、《青海省旅游市场整顿规范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实施细则》和《青海省旅游行业诚信服务倡议书》的基础上,2007年我们着重从抓信用档案体系建设入手,充实和加强了全省旅游企业诚信、警示、失信评价、公示工作,明确了“光荣榜”、“曝光台”、“黑名单”的量化指标,抓好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管理。一是及时修订完善企业信用档案体系,对市场行为良好或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及时记录到信用档案中,并对良好的企业及时予以表扬,对问题较多的企业利用“曝光台”和“黑名单”进行重点整治。二是公正公平地做好导游大使、服务大使和诚信旅行社、周到示范店的评选推荐上报工作,通过树立标兵和典型引路的方式,激发广大旅游从业人员讲诚实、守信用的热情。三是着手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努力把加强行业监管与完善社会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在各大景区公布旅游质量监督投诉电话,开展群众评议、阳光投诉等多种方式,加强诚信建设监督。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是抓好行业诚信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我们坚持日常检查与重点联合检查相结合,加大市场检查力度,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引导企业守法经营。通过加强诚信建设执法检查,为广大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建立良好的旅游竞争秩序,为青海省旅游与国内旅游强省快速接轨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建设高原旅游名省提供有力的软件支撑。
  青海省企业信用协会秘书长王海明:协会根据省政府
《关于加快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精神,去年建成了两套企业信用信息查询、投诉系统。作为青海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信息平台,“青海省企业信用信息查询投诉热线”的开通和“青海省企业信用信息查询网的建成,得到了各有关部门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到目前为止,已有18个省级政府部门参与了信用信息的联建共享,并且与国家商务部中国反商业欺诈网互为链接,成为了全国首家与之链接的地方网站。通过该热线和网站,大家可以查询到青海省26700家企业的基础信息和部分企业的正面、负面信息。对于企业失信行为的投诉、举报,我们已经可以做到3个工作日内将其转交被投诉企业处理或纠正,如被投诉企业不予处理,再将其转交有关部门进行查办、并将该投诉记录到企业的失信信息中。由于企业不愿意让社会看到自己的投诉记录,基本上所有投诉都能在企业中得到有效的解决。截止目前,该系统共接到企业失信投诉87起(含广州市企业投诉青海省企业1起),所有投诉均已在企业内部解决。
  协会承担着全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指导企业信用管理和信用从业人员资质考评、认证、管理以及企业信用评估、认证的工作。协会会员已从初期的以商贸企业为主,现已发展成为由商贸、旅游、建筑、运输、生产、金融、矿产、化工等14个行业企业组成的综合性协会。到目前为至,协会已经吸收和发展了包括青海省50强大部分企业在内的156家会员。此套经验,通过协会工作人员在2007年上海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开幕式上的介绍,已经在全国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来源: 信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