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静安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和关心下,在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强化统一领导,协调各方资源,形成了全区共同建设的良好格局。在信用信息的开发和利用、政府诚信建设、信用制度建设、社会信用监管、社会诚信创建活动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加快信用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建设静安区法人信用数据库,重点归集工商、税务、质监、财政、民政、经委等16个政府部门在行政处罚、等级评定、年检等活动中产生的信用信息。系统的应用将有效加强行政机关在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中所掌握的法人信用信息的整合,提升跨部门、跨领域的行政监管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二是加强信用信息的依法公开,主动公开各类信用信息250余条,积极探索了城市建设、环境保护、财政等领域行政处罚结果信息公开,目前已公开了48家企业的处罚结果,涉及无施工许可开工、串通投标报价、大气和建设项目污染以及会计人员资质等方面。完善门户网站中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专栏,页面浏览量累计达400,000次。三是加强社会管理领域信用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企业商业信用考评制度、深化价格收费诚信制度和财务会计和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推进市级高新技术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等各类信用约束机制。四是加强重点领域的信用监管,以开展专项检查、规范市场秩序为抓手,重点加强对市场主体分类管理、商业企业、房地产市场等六个方面的信用监管。五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创建活动。制定了《静安区关于“加强政府诚信,推动政府自身建设”系列创建活动方案》,以工商、质监、卫生等与市民密切相关的领域为重点,围绕加强制度建设、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诚信活动三个方面,涉及全区40多个政府部门。区信息委、区发改委、区经委、区文明办在静安寺广场联合举办了“诚信,让静安更和谐”活动,以政府诚信为示范,企业、个人共同参与。区价格咨询志愿者队伍和商业诚信监督员队伍的成立,吸引了更多的群众志愿者参与到诚信建设中来。
来源:中国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