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本市已有60多万户企业、700多万人纳入联合征信系统……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市政协“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座谈会上获悉,本市的金融风险防范、化解能力不断提高,诚信体系建设取得初步进展,信用环境已得到明显提升。
资料显示,目前本市已建立健全了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提高了联合监管、协调、处置风险的能力,已有60多万户企业、700多万人纳入联合征信系统,信用环境明显提升。虽然上海的信用制度、信用意识和法律法规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但与国际水平相比距离仍较大。此外,中介服务较弱,各种金融服务机构,如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资信评估机构和经济公司等数量少、质量差;金融市场的广度、深度不足。
会上,不少市政协委员建议,本市应大力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提高全民诚信意识,努力营造诚信守信的社会氛围。“上海应尽快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加快个人消
费信贷业务的发展,不妨将诚信资料扩大到个人交税、缴费、工商注册和刑事犯罪记录等范围。”市政协港澳委员、香港丽新集团执行副主席林建康进一步表示,在扩大个人诚信资料范围外,企业联合征信系统、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和企业资信评估体系建设,及金融高管和金融从业人员信用信息系统的建议也应加快进行。
林建康还在会上建议,上海应积极打造私人银行中心。他建议,在银行业的三大领域中,上海除继续大力发展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外,也应积极发展以财富管理为主的私人银行业务。私人银行的建立可以中外合资的形式试行,充分利用中资银行熟悉中国国情,拥有一套实践成功的信用评价方法和风险防御体系,拥有大量的客户资源,以及外资银行在国际市场多年运作的经验,国际化的理财品牌,成熟的理财团队、技术及资金等优势,加快私人银行建设步伐。
来源:新闻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