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深圳市环保部门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形成了铁腕治污高压态势,采取了处罚、吊证、曝光、公开忏悔甚至治安和刑事拘留等手段,严厉打击和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并取得良好效果,企业自觉守法的意识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单靠环保部门的严格执法还不足以有效根治违法行为,还需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违法问题。经协商,深圳市环保局与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市信用协会密切合作,将深圳市的企业环保信息纳入企业信用征信系统。全方位地将企业环保信息纳入企业信用信息征信系统,进一步完善企业环保诚信体系。这一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实现了环境监管执法信息体系与企业环保信用信息征信系统无缝对接。深圳市环保局自2005年开始,根据工业企业遵守环保法律法规情况、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企业环境管理情况以及违法违规情节轻重,将市管工业污染源划分为A、B、C三类企业,实施环境监督分类管理,对A、B、C三类企业的监管执法信息直接与企业环保信用挂钩。根据深圳市环境保护局与深圳人民银行签订的协议,目前提供企业环保信息包括环保违法企业和企业诚信企业,其中涉及的企业违法事实、处罚执行情况、企业奖励情况等信息都将上载到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今后随着工作的逐步完善,各级环保部门日常环境执法信息以及环保审批、环保认证、清洁生产审计、环保先进奖励等其他企业环保信息也将逐步纳入该征信系统。二是依托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节省资源。深圳市企业环保信息依附的网络是中国人民银行组建的企业信用基础数据库,该数据库涵盖全国所有企业的信贷业务,包括贷款、保函、承兑汇票、信用证等八类信贷业务。目前中国所有银行在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时必须查询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商业银行把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为审办信贷业务的重要依据。由于央行组建的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覆盖面广,数据量大,与企业经济活动紧密相连,为避免重复建设,深圳市环保局选择了把企业环保信息加载到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方式,既节约了成本,又将深圳企业的环保信息发布到全国范围,使环保违法企业一遇违法,全国寸步难行。三是政策引导与行业自律相结合。央行的全国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为各商业银行拓展信贷业务,防范金融风险提供了强有力的辅助平台,可以引导银行收紧对环保违法企业的信贷支持,但央行并不能对某家企业的贷款情况作出行政干预,要使环保违法企业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就需要借助民间诚信自律的力量。
目前,深圳市环保部门已经向深圳市信用协会移交了首批114家企业的环保信息,其中环保诚信企业共77家,环保违法企业共37家。信用协会将通过该协会的平台对环保违法企业进行专题通报,环保违法企业将可能因环保违法行为而降低信贷评级,面临信贷风险,大大增加环保违法的成本;同时,环保诚信企业也可能因优秀的环保表现取得更好的信用等级,得到更大的信贷支持,从而在全社会营造“失信惩戒,守信受益”的氛围,改变“环保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局面。
来源:广东省环保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