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7日上午,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冯国勤主持召开2006年上海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市政府副秘书长吉晓辉、范希平出席会议。冯国勤在会上作重要讲话,强调要站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高度,继续贯彻国家总体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上海全面提高国际竞争力、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加强统筹协调,加大工作推进和制度创新的力度,把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冯国勤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上海按照中央“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总体要求,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谐社会、增强城市“软实力”出发,全面部署和持续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坚持联合征信模式,坚持统筹有力的组织推进,坚持市场化运作,坚持同步完善配套制度框架,坚持广泛开展社会诚信创建活动,圆满完成了2003年-2005年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现了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意图,诚信建设对本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预期效益也逐步显现。
冯国勤指出:“十一五”上海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要在国内率先建成符合国际惯例、适应中国国情、体现上海特色、满足本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社会诚信体系。完成深化信用制度建设、培育信用服务体系、营造社会诚信环境三大任务。实现社会信用信息记录、公开和共享联动,全方位使用信用产品,建立社会联动奖惩机制,形成一定规模的信用服务行业,形成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五项目标。
冯国勤强调:今年上海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要着重围绕四个方面工作,扎实推进。一是着力推动信用信息的公开和共享,提高信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二是加强以信用产品使用为核心的制度创新,形成支撑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发展的长效机制;三是做大做强信用服务机构,推动形成较为成熟的信用产品市场;四是继续优化社会诚信发展的整体环境,确保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
至2005年底,本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入库人数已达618万,基本覆盖本市具有信贷消费能力的常住人口,采集了银行信贷、公积金、户籍、婚姻、移动通信、水电煤、生效法院判决等个人信用信息,日均出具个人信用报告7200多份,累计提供个人信用报告460万份,企业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入库企业60多万户,基本覆盖本市近年来注册的企业基础信息。备案登记从事信用服务的征信机构已有38家,经营范围包括信用调查、资信评级、信用评估、信用管理咨询、信用保险等业务,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信用服务业态。信用产品使用已在政府采购、企业贷款担保、政府扶持资金审批、建设项目招投标、公务员录用、人才流动等政府监管和服务环节,以及企业间商务合作等社会多个领域广泛推进。
联席会议62家成员单位的分管领导及联络员、国有大型企业相关负责同志以及部分行业协会代表参加了会议。
来源:松江诚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