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月27日开始,我国的机电行业企业将逐步建立起由中国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以下简称“机电商会”)合作开发的“企业信用等级评价体系”。作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信用风险体系,它将在完善机电行业信用环境、促进机电行业企业的产品出口等方面起到积极而深远的作用。
打造机电行业企业的经济身份证
据了解,根据全国整规办和国资委下发的《关于加强行业信用评价试点管理工作的通知》(整规办发20073号)的要求,近日,中国信保与机电商会签署了《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合作协议》,双方决定以大型单机和成套设备企业为起点,共同开展机电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合作,逐步建立起机电行业企业的信用等级评估体系。
信用评估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针对这个问题,中国信保的专家作出了生动的表述:“信用等级类似于国家、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身份证,它可以影响和制约社会主体行为。”
作为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信用评价工作对完善行业信用环境及行业评价指标体系,树立商会协会自身形象、推动行业自律、保障行业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全国整规办和国资委于2006年5月联合下发了《行业信用评价试点工作实施办法》,从而拉开了我国 行业信用评价试点工作的帷幕。有国资委的官员表示:开展行业信用评价活动,就是希望“通过政府的组织协调统一社会多部门力量,实现社会信用资源的有效整合、综合利用和信息共享,把国家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推向一个高点”。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信用评价体系
众所周知,社会信用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既需要企业、单位、社会中介机构、个人的积极参与,也需要社会、舆论的有效监督。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都有国外评级机构对我国国家主权进行信用评级,但其结果的变动往往影响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作为我国惟一经营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中国信保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拥有自主信用评估技术和完备的信用数据库,对国家经济稳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从一开始,中国信保就在自主信用评估的研发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据了解,中国信保的业务涵盖了信用保险、信用评估等与风险管理密切相关的产品。目前,中国信保已经建成了规模庞大的“中国企业资信数据库”,这是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更新速度最快的企业资信数据库之一,能够随时根据企业的需要提供高质量的资信产品。
来源:重庆企业信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