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浙江宁海让“诚信”成为独具魅力的无形资产

更新时间:2007-06-19 00:00:00

    创建省示范文明县城,社会诚信是前提。近几年,宁海县坚持以“诚信宁海”建设为载体,认真抓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市场环境进一步规范,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诚信”已成为宁海县一笔独具魅力的无形资产。
      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础、核心与关键,决定着社会的诚信程度。近年来,宁海县在诚信建设过程中坚持政务诚信作为先导,进一步健全监督网络,不断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政府决策程序更加规范。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提案,四年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769件,政协提案638件,认真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政府在加强自身诚信建设的同时,还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活动,大力推行企业信用评估机制,把企业信用问题作为实力工程企业评选的重要指标之一,企业信用建设有效推进,全县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明显提高,工业反哺农业、支持农村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如在新农村建设中,宁海县村企结对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成效十分明显,全县445家规模以上企业与398个行政村进行结对共建,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达1000余万元。
      同样,全县各部门单位、各行各业也积极参与到诚信建设中,广泛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巾帼文明示范岗”、“百城万店无假货”、星级文明市场等各类创建活动,文明窗口、示范岗位比比皆是。宁海县城区所有农贸市场现全部达到省一星级以上文明规范市场,在“百镇连锁超市、千村放心店”工程建设中,全县镇乡(街道)连锁超市覆盖面达100%。同时,有关部门还不断完善监督、投诉和处置机制,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走私贩私行为,为“诚信宁海”保驾护航。四年来,工商部门共查处各类假冒伪劣行为762起,受理消费者各类投诉4056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88.1万元。
      随着“诚信宁海”建设的深入开展,宁海县的投资环境也进一步得以优化,四年累计引进外资2.3亿美元,内资94亿元,国华宁海电厂、海螺水泥、北新建材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落户,有力推进了我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来源: 宁海新闻网创建省示范文明县城,社会诚信是前提。近几年,宁海县坚持以“诚信宁海”建设为载体,认真抓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市场环境进一步规范,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诚信”已成为宁海县一笔独具魅力的无形资产。
      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础、核心与关键,决定着社会的诚信程度。近年来,宁海县在诚信建设过程中坚持政务诚信作为先导,进一步健全监督网络,不断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政府决策程序更加规范。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提案,四年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769件,政协提案638件,认真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政府在加强自身诚信建设的同时,还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活动,大力推行企业信用评估机制,把企业信用问题作为实力工程企业评选的重要指标之一,企业信用建设有效推进,全县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明显提高,工业反哺农业、支持农村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如在新农村建设中,宁海县村企结对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成效十分明显,全县445家规模以上企业与398个行政村进行结对共建,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达1000余万元。
      同样,全县各部门单位、各行各业也积极参与到诚信建设中,广泛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巾帼文明示范岗”、“百城万店无假货”、星级文明市场等各类创建活动,文明窗口、示范岗位比比皆是。宁海县城区所有农贸市场现全部达到省一星级以上文明规范市场,在“百镇连锁超市、千村放心店”工程建设中,全县镇乡(街道)连锁超市覆盖面达100%。同时,有关部门还不断完善监督、投诉和处置机制,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走私贩私行为,为“诚信宁海”保驾护航。四年来,工商部门共查处各类假冒伪劣行为762起,受理消费者各类投诉4056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88.1万元。
      随着“诚信宁海”建设的深入开展,宁海县的投资环境也进一步得以优化,四年累计引进外资2.3亿美元,内资94亿元,国华宁海电厂、海螺水泥、北新建材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落户,有力推进了我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来源: 宁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