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起,我市中小企业涉及质检、环保、社保等9个部门或单位的信用记录,将纳入全国联网的企业信用信息库,其诚信度将决定其融资空间。
继去年各商业银行信息、公积金缴存信息纳入信用信息征集后,今年我市信用信息征集源新增质检、税务、环保、社保(工伤、养老保险)、交通和各房地产、证券、保险机构,累计涉及9个部门或单位。
业内人士表示,信用记录是对企业诚信行为全方位的衡量。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养老保险或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均会成为企业信用污点。
长期以来,银行放贷依靠信贷员走村入户调查。中小企业与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不了解、不信任,制约着银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去年,我市5万多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不到9000户。
去年8月,我市启动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工作,计划用3年时间为全市所有中小企业建立信用档案,相关信用信息每年更新两次。
截至今年3月31日,全市征集了1164户中小企业的信用信息,其中217户取得银行贷款意向,137户取得银行融资3.1亿多元。
今年1月,我市出台《关于合力营造全市中小企业良好融资环境的意见》,明确人民银行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将工商、税务、质检、海关、司法诉讼等信息纳入征信(征集信用信息)管理系统。
据了解,今年,人民银行各市支行将与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签订《关于企业拖欠工资、社会保险费等信息定期报送的意见》。地税部门的企业财务报表、税费欠缴状况,房地产登记、公路养路费、物业管理费欠缴信息以及来自工商部门的信息,均将录入其企业信用信息库。
各商业银行将加大信用信息征集力度,其营业网点收到的借款人申请信息、家庭信息、为借款人提供担保的担保人信息全部征集入库。
今年年底前,实现所有非银行金融机构即证券、保险部门信用信息数据接入。
在人民银行总行统一布置下,我市今年3月实现与质检总局开通在线查询,4月实现环保总局行政处罚信息入库工作并开通界面查询。6月,将实现与公安局居民身份信息系统联网,年内实现社保信息入库。
据悉,今后,企业信用信息库与个人信用信息库的信息还将实现共享。
来源: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