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成立

更新时间:2017-08-03 00:00:00

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成立暨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成立大会现场

中国网讯 7月9日上午,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学院南路校区学术会堂202报告厅隆重举行。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是由国投信达(北京)投资基金集团有限公司提供资金支持,中央财经大学提供人才、品牌、智力支持,双方共同合作设立的中国第一家以政信领域的学术研究、决策咨询、学科培育、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为主要职能的高校智库。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国务院稽察特派员、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马忠智,国家保密局原局长徐庆德,财政部办公厅副主任王庆阁,国家发改委财金司副司长陈洪宛,国投信达(北京)投资基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裴棕伟,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傅绍林,党委副书记梁勇,中央各部委、大型央企和科研院所的领导,中央财经大学各学院、研究院的院长、博士生导师及老师同学们共同见证了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成立。仪式由中央财经大学98级校友卢文浩主持。

仪式伊始,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傅绍林代表学校致辞。傅书记首先对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国投信达投资基金(北京)有限公司给予学校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感谢。他指出,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关键时期,政府信用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政府公信力、政府信托、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信息公开,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领域,政府信用已经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经济运行方式现代化的基础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政信研究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傅书记对研究院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两点希望:一是找准定位,服务国家发展需求。希望研究院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交流,搭建顺畅的沟通渠道,拓宽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探索合作新机制,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与发展需求,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出贡献。二是创新管理,多出优秀成果。政信研究院是中央财经大学一所新型研究机构,与原有研究机构比,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比较灵活,作为政府信用研究领域的拓荒者,希望研究院不断完善内部运行机制,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充分调动研究人员的工作热情,为学术大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尽快将研究院建设成为一个开放型、国际化、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新型智库。

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成立暨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党委书记傅绍林致辞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做了题为“政信研究与政府治理”的精彩致辞。他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六个方面,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而政府公信力是体现国家治理能力的基础和标志,是评价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且集中的表现,中央财经大学成立政信研究院正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举措,希望学校发挥学科齐全、学科专业性强等优势,对政府公信力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特别是抓住国家治理性的问题,对矛盾尖锐、群众热切关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推进国家六方面的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提供智力支持。同时,郑副主任对政信研究院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六点建议:一是围绕解决收入差距拉大和企业税负过重的问题开展从间接税为主向直接税为主过渡的研究,为政府如何通过税收调整实现共同富裕的承诺提出系统解决方案;二是围绕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开展PPP模式的研究,为改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短缺的问题和改变环境、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入不敷出的现状提供决策参考;三是针对土地财政的问题,研究农村土地政策改革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实现土地财政转变为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以增加财政收入,缩小城乡之间发展差距,支持城乡一体化、支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从而达到释放推动市场经济增长新动能的作用;四是围绕防范和规避金融风险,研究当前金融领域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探究国际货币流量异常现象与我国民营企业增速下降、发展低迷的内在联系;五是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履行政府承诺的的相关问题,研究如何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政府为人民提供蓝天和净水的承诺;六是如何运用大数据分析和现代信息系统来提高政府公信力的研究。最后,他希望将社会所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问题上升到制度层面进行系统的分析,提出治本的解决方案是研究院的首要任务和工作方向。

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成立暨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致辞

中央财经大学91级杰出校友、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金融司副司长陈洪宛对政信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对中央财经大学始终关注和支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表示大力支持。他指出,政信研究院作为国内第一家以政府诚信学术研究为主要职能的高校智库,集合了高层次、跨学科、多领域的专家人才,具备了决策咨询、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能力,既符合创新政府诚信理论的学术要求,又满足了推进诚信建设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必将在推动、支撑和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大有作为、大有可为。他强调,党中央国务院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度重视,社会治理迫切呼唤平等、公正、诚信的新环境,这为我们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并取得一系列的重大突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把握大势,顺势而为,趁势而上,紧紧围绕十三五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求真务实,携手共建诚实守信、文明和谐的中国。

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成立暨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副司长陈洪宛致辞

国投信达投资基金(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邱鹰在致辞中对政信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各位关心、支持政信研究院建设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衷心感谢。他说,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的成立是国投信达投资基金(北京)有限公司与中央财经大学战略合作的重要开端,填补了国内在政信研究领域的空白。国投信达希望通过与中央财经大学这所国内顶级的财经类院校共建政信研究院,对政信理论和顶层设计展开研究,规范政信市场,使政府民生领域建设更加明确、高效、科学,让社会资本有方向指引并积极地投入到政府基础设施建设中来,真正为政府分忧,为百姓造福,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这也是国投信达捐资建设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的初衷,以及对集团“政信为本、服务民生”理念的践行。未来,双方将以此作为新的契机、新的起点,加强沟通、精诚合作,立足于实干,着眼于未来,以国际性的视野、包容性的心态、合作共赢的思维,努力搭建好、发挥好、管理好、利用好双方的合作平台,共同开启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成立暨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国投信达投资基金(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邱鹰致辞

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马海涛教授致辞。他指出,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从筹备开始,定位就非常清晰,那就是要打造富有财经特色的高校智库。智库从事的工作不同于基础研究,也不同于事务性的操作技艺。因此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作为典型的高校智库,只有遵循高校智库的发展规律才能蓬勃成长。作为我国经济学、管理学学科领域的重要科研创新基地,中央财经大学在发挥高校智库功能方面,有传统、有优势、有特色、有成果、有口碑。中央财经大学一直在探索智库发展的战略、路径、组织和措施,已逐渐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多形式的智库集群,以教学科研为主的院系、平台、基地、研究中心都发挥着重要的智库功能。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作为国内第一家政信领域的高校智库,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既是压力也是动力。他希望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政信研究院要明确建设目标,确定主攻方向,与学校的“双一流”建设结合起来,找准优势所在,积极推动研究院与国内外一流智库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走“政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形成全面覆盖的行业、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支撑网络,为国家和区域发展提供特色政策咨询服务,大胆探索智库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高度重视成果交流,打造高端引领、集中发布、影响广泛的成果发布品牌,抓住学校“智库集群”正在形成的大好时机中,把握时代脉搏,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出影响。

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成立暨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中财政信研究院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马海涛致辞

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授牌及启动仪式正式拉开序幕。傅绍林书记与裴棕伟董事长(中财政信研究院理事长)在全场嘉宾的见证下共同为政信研究院揭牌,并为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安秀梅教授和陈功颁发政信研究院院长和副院长聘书,这标志着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正式运行。

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成立暨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傅绍林书记与裴棕伟董事长为政信研究院揭牌

仪式最后,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院长安秀梅教授再次感谢学校党政领导、国投信达基金投资集团和社会各界对政信研究院的鼎力支持。她指出,政府信用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无论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无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领域,政信都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和纽带,是国家兴衰和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将秉持诚信、合作、包容、共赢的宗旨,以创建国内一流,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政信领域独立思想库为愿景,积极开展政信领域的交叉研究,为政信领域的知识积累、行业发展、制度建设以及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

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成立暨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政信研究院院长安秀梅汇报工作规划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