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一条龙”的正规军下属的员工将像“的哥”一样拥有诚信档案,其资料将全部上网公示。昨天,记者从市民政局召开的清明祭扫通气会上获悉,市殡葬行业协会今年将对全市17家证照齐全的殡葬代理机构的全体员工进行岗位培训,经考试合格,授予岗位证书,持证上岗,并建立诚信档案。同时,将把这些证书在上海殡葬网上进行公布,便于市民验证、监督。对证照不全的殡葬代理机构,殡仪馆将不再接受其代理。
殡葬代理屡屡发生欺诈
市殡葬行业协会会长王宏阶介绍说,百余家代理机构中有很多并不正规,他们采取与医院护工联手的方法,如在人还没去世时就在旁边等候,如果丧属不肯让其代理,这些代理户就会死缠烂打,强获代理权。再则就是以次充好,把质量低劣的殡葬用品以高价卖给丧属,牟取暴利。
王宏阶表示,殡葬代理市场长期以来难以规范,欺诈行为屡屡发生,丧户投诉意见中70%-80%都集中于此。另一方面,殡葬代理的社会需求量很大,据统计,2006年中心城区约43%的丧户通过代理机构办理丧事。
正规代理人建诚信档案
今年本市要求代理机构要证照齐全、法人代表以及代理服务员都要经过上海市殡葬行业协会统一的岗位培训,通过考试取得岗位合格证书,持证上岗。同时为每名获证员工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将获得的荣誉、奖惩以及市民投诉等记录在案。此外,要求殡仪馆对代理者的资质进行核准,对证照不全、无岗位证书或违反行业规定诚信档案纪录不良者,拒绝接受其代理。今年清明期间,《上海殡葬网》将开通,届时,17家正规殡葬代理机构员工证书将公示。
昨天,17家“正规军”还承诺免费进行丧事咨询和丧事策划等。
16年海葬13368份骨灰入海
昨天,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公布:本市自1991年3月推行海葬以来,这种不占地的葬式正逐步被市民接受,市民选择海葬的人数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加。
据悉,自1991年3月至2006年底,全市共组织海葬100次,共有13368份骨灰撒向大海。本市海葬的影响已经扩大到周边城市,2006年清明,无锡市民政局组织68名市民参加本市组织的海葬,44份骨灰撒向大海。今年3月24日及25日本市将分别组织本市第101、102次骨灰撒海仪式,共有400份骨灰撒海,其中无锡和江阴市55份骨灰也将参加上海的骨灰撒海仪式。
殡葬花销人均约2万元
市殡葬行业协会昨天公布了最近的一项统计数据:市民在殡葬消费上平均支出约为20000元。
据数据显示,市民的人均殡葬消费中,公墓支出约为10000元,占50%;在殡仪馆中支出的殡殓服务费以及部分殡葬用品费用约为4700元,占23.5%;殡葬代理服务费用以及由殡葬代理服务代办的部分殡葬用品(包括“豆腐饭”)约为5300元,占26.5%。
市殡葬协会会长王宏阶指出,客观上讲,市民在治丧过程中还相当程度地存在讲情面和攀比的心理,以至在有些消费环节上存在非理性和高额消费的现象,建议市民还应树立“厚养薄葬,文明节俭办丧事”的观念。
墓区“时空邮局”投递亲友哀思
把思念写在心灵述说卡上,投进“时空邮局”,与天堂那边的亲友“对话”。昨天,记者从市民政局召开的清明祭扫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今年清明期间,本市多家公墓将推出人性化的举措,让市民寄托哀思的方式更加人性化。
本周末,滨海古园将开通“时空邮局”,并向祭扫客分发心灵述说卡,鼓励市民把想说的话统统写在信纸上,对已故的亲人、朋友倾诉,书写“往事的感恩、今日的寄语、未来的心愿”。
不少公墓此次纷纷开设新的服务,福寿园推广纪念卡,让市民把对亲友的思念、自己的成长、家庭的喜讯写在卡片上,告慰亲人。徐泾西园将为扫墓客免费提供食品袋、塑料袋,以便客户将祭扫供品自行带回,另外该公墓还将为祭扫客户免费提供祭扫的“清洁垫”,保持墓穴的整洁和庄重。
来源:解放网—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