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江西省吉安市林业局局长黄春听到一个好消息:市林业局在刚刚结束的全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检查考核中位列优秀等次。而四年前,全市林业系统一年之内连查7个县林业局长,人心不稳。变化源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认真落实,而严格的考核,正是推动责任制落实的有力抓手。吉安市委近年来不断探索考核方法,建立包括量化考核机制、述职述廉民主测评机制、结果运用机制在内的考核体系,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真正有了“硬杠杠”。
据悉,3月中旬,吉安市委派出由市委常委带队的13个考核组,充分运用包括量化考核机制、述职述廉民主测评机制、结果运用机制在内的考核体系,对全市109个市直部门、县区领导班子和813名县级干部进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量化考核。包括市林业局在内的18个单位被评为优秀等次。
市纪委针对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工作实际,分别制定两套评价指标体系,将考核内容按县(市、区)、市直单位工作实际,分别细化为98项、90项进行分项量化评价。同时,明确考核具体办法和程序,采取一般工作调阅资料、主要工作重点抽查、特色工作专题研究等方法逐项进行评分。市纪委还将述职述廉民主测评内容也分解量化,最终的考核结果是评价指标体系得分和民主测评得分的总和。“量化评分,将原来笼统的任务一一细化,各单位之间可以进行比较。”各被考核单位都很认同这一做法。
据了解,今年起,吉安市实行市、县(市、区)两级党政正职向市纪委全会述职述廉制度。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围绕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作风建设和本人执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存在哪些问题、党风廉政建设下一步工作思路等四个方面进行述职述廉。述职述廉结束后,市纪委委员填写测评表,现场民主测评。
责任制考核后,结果如何运用?据悉,市委采取“即时生效”的做法,及时将检查考核情况、存在的问题、整改建议等向全市通报。对存在问题的,及时调查处理。在今年的考核中,考核组发现一名正县级领导干部存在违反公车管理有关规定的行为,立即对其进行组织处理,责令停职并对其立案调查,并向全市通报。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