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合肥市社会管理创新项目推进会宣布项目全新分工,启动合肥新一轮社会管理创新。在众多项目中,信用管理11月就能看到效果。
新版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共分为六大类、46项,包括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教育事业优先发展、老旧小区综合治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等社会管理各方面内容。在子项目中,合肥将进行一系列社会管理创新举措。在推动流动人口居住证管理制度方面,合肥未来将逐步推行居住证持有人将享受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同时,将进一步建立覆盖全市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代码的人口基础信息库。随着项目推进,未来合肥实有房屋管理信息将被纳入人口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居住证一卡通”实现实有人口、实有房屋的全覆盖管理。
未来,流动人口管理也将被纳入流入地发展规划,解决流动人口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合肥还将逐步建立社区流动人口亲情化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公共服务将从市民享有逐步转为居民共享。
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方面,合肥还将建立信用管理制度,探索建立统一的信用记录平台,完善个人信用基础信息的数据库。
据介绍,这46个项目每个都确定了分管市领导与牵头单位,所有涉及单位也都全部列出。各负责单位将按照项目化管理方式,确定具体的时间节点,按照制定的时间节点推进。
实际上,也有部分项目提前推进。9月13日,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今年11月,第一批信用档案将上线,通过网站面向社会公开。
第一批公开的个人档案主要针对五类职业人,将对其基本信息进行公示,五类人包括合肥的注册会计师、注册监理师、资产评估师、保险推销员和律师。此外,合肥市重点企业也将公示,企业的基本介绍、税务记录都能查得到。下一步将继续推进个人信贷记录、企业信贷记录、缴税情况的相关信息公开。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