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万宁建诚信数据库 市民或企业是否诚信一查便知
更新时间:2012-08-13 00:00:00
海南市民或企业每做一件不诚信的事会被录入社会诚信系统
海南万宁市在全省率先建诚信数据库,鼓励市民多做善事,可申请免费查询
近日,万宁市政法委率先在全省建设了社会诚信系统,该系统就像一个“道德银行”,市民每做一件不诚信的事会被录入系统,如果做了善事和志愿服务活动,就会被录入良好信息。
目前,万宁市已经收集了2万多条数据,其中不良记录19257条,良好记录2182条,涉及21183名个人、256家企业,市民、企业或团体可凭有效证件申请免费查询。-本报记者林文泉
率先建设社会诚信系统
如果一位包工头如有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就会被录入社会诚信系统,以后建设方在招人施工的过程中,得知该包工头有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记录,很可能就不让其来做工,这样就能约束包工头要诚信,不能拖欠农民工工资。这是万宁市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刘远智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述的最生动的举例。
原来,为了积极配合中央和海南省委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统一部署,创新社会管理,万宁市政法委在今年3月份开始组织软件公司进行调研,筹建万宁市的社会诚信系统。该系统就是万宁市政法委将收集到的市民和企业不良诚信记录、良好记录录入数据库,供需要的市民前来查询。
据万宁市政法委维稳办专职副主任邢诒文介绍,近年来,我国一直要求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却没有具体要求怎么做,为什么万宁市不能率先建设一个诚信数据库,以此来约束大家要诚信。于是,万宁市政法委就开始做这件事。
信息数据库记录主要分4类
据了解,目前万宁市社会诚信系统已经收集到了2万多条数据,涉及21183名自然人,256家企业,不良信息19257条,良好信息2182条。
万宁市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刘远智透露,目前社会诚信系统数据的收集主要通过执法部门提供,万宁市公安局、法院、税务局等全市十多个职能部门,将近年来的执法活动中作出处罚的案件中涉及的个人和企业的不良记录信息录入,还收集了血液中心的公民无偿献血记录和团市委有关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人员信息。当前数据库的信息主要分四类:一是民商类,如借贷、买卖、施工、劳资合同欺诈等;二是治安刑事类,如贩毒、抢劫、诈骗、劳教、戒毒记录等;三是行政处罚类,如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制假售假、偷税漏税等;四是积德行善类,如社区志愿服务、抢险救灾赈灾等。
万宁市政法委维稳办专职副主任邢诒文表示,下一步还将开通手机短信和网络查询平台,接受公众关于失信行为的举报,经过审核后采用,这将是今后主要的社会诚信数据征信来源,因为现实生活中大量的失信行为并没有受到处罚,也就没有进入职能部门的处罚案件记录。比如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买到假货、短斤缺两,同事文凭学历、工作经历、年龄造假等等,百姓在向专门的机关举报的同时,还可以向我们的社会诚信中心举报。
他人诚信记录可申请免费查询,征兵招工提干均可参考
据万宁市政法委维稳办专职副主任邢诒文介绍,社会诚信数据中心实行申请公开管理制度,即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自然人均可以向社会诚信数据中心申请公开查询,经中心受理审核其用途合法合规后,提供诚信查询结果。
邢诒文表示,其实查询社会诚信数据非常简单,任何申请查询人只要在万宁市社会诚信数据中心领取一张《社会诚信查询申请登记表》,填写申请人身份证号码、合法的申请理由等信息,就可以免费申请查询其他公民的诚信记录。
邢诒文表示,目前这个社会诚信数据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主要应用于武装部征兵、组织部门干部提拔、企事业单位招工、企业或个人签订经济合作合同等对涉及对象的社会诚信道德记录查询,了解对方的一些情况,以规避风险。二是通过对失信行为的记录、揭露、传播、预警,使作假失信者受到惩戒,使诚实守信者得到保护。
公开部分的记录有据可查,不诚信者的住址和联系方式不公开
社会诚信数据如此容易就能获取,这会不会存在侵害别人隐私权与名誉呢?万宁市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刘远智表示,不诚信信息中不包括住址、联系方式等,公开的部分有信息名称、信息类别、人员姓名、身份证号、信息提供单位、案件时间、处罚额度等,而这些信息早已经是政府公开的,所以根本不存在侵犯隐私权与名誉的行为。
万宁市政法委维稳办专职副主任邢诒文表示,经过书面申请、审批程序的查询服务,并不是把这些不良信息记录向社会宣传公布,因此不存在对涉案对象名誉的诋毁问题。如果说这些不良信息对涉及对象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这正是我们想达到的一种社会管理效果:让违反社会诚信和社会道德的行为付出更高的代价,以提高公民和企业增强遵守社会诚信、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此外,在这个社会诚信数据库中,还收集了“无偿献血”和“参加志愿服务”等2182条良好信息,今后还会增加“捐款捐物、慈善、扶贫、支教等良好信息的收录。这些良好记录将会冲淡以前的不良记录。这相当于给有不良记录的公民、企业提供了一条“改过自新”之路。
邢诒文还表示,社会诚信系统其实在一些发达国家早就实行了,例如德国和日本,该系统就像一个“道德银行”,市民每做一件不诚信的行为会被录入系统,会遭到社会的谴责和惩罚,如果要想改变这种状态,就要多做一些善事和志愿活动,录入良好信息。该系统的建设不仅监督了市民要诚信,还鼓励了市民多做善事和有意义的事。
建设社会诚信系统,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
8日,记者针对万宁建设社会诚信系统采访了多名万宁市民。市民陈先生表示,查看个人诚信信息也太容易了,随便一个人就可以查看,这有侵害别人隐私权与名誉的嫌疑。市民符先生表示,社会诚信系统的建设不近人情,每个人都会犯错或者有不诚信的行为,而这样一个污点却要录入电脑无法抹去,不管这个人以后做什么就会打上“不诚信”的标签,很不公平。
市民林先生表示,社会诚信系统的建设还是有好处的,因为在做生意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对方个人情况,可能信誓旦旦的生意伙伴却是一个不诚信的人,通过在合伙做生意之前查询对方的不诚信信息,可以在经济上避免损失。
市民黄女士表示,一些不诚信的人被录入系统内,就会给他造成一定的压力,要想减少不诚信信息造成的不良影响,那他就要多做善事,多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这样不是很好吗?
在采访市民的过程中,少数市民则表示,觉得社会诚信系统离自己很远,对此并不关心,也没有什么看法。
来源:南国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