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明办副主任韩松林说,各种不文明交通行为,影响交通秩序,引发矛盾纠纷, 加剧城市交通拥堵。
问题不断出现,而化解问题的方法也一直在创新。2006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文明”理念第一次与交通管理相互“碰撞融合”。
在常州,蓝色的BRT快速公交车穿行于市区,成为一道独特景观。常州通过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等途径,缓解交通拥堵,目前全市的公交出行率达25.8%,文明交通成为常州展示现代化城市形象的重要方面。
围绕渣土车管理,扬州要求渣土运输公司统一车辆颜色,统一安装GPS定位系统,统一停车地点,统一管理机构、规章制度和台账资料。同时研发了渣土车违法信息管理系统,对渣土运输公司实行户籍化属地管理,建立“黑名单”制度。三年来共查处渣土车违法违规行为2.8万余起,违法违规行为逐年减少。
南通在汽车客运站建成3D视频监控系统,对所有营运车辆实施24小时实时监控,同时运用“道路客运短信服务监管平台”,向旅客发送安全告知短信,发动广大旅客主动参与客运安全监管。该市还实施班线客运和从业人员退出机制,推行出租车违规经营“黑名单”和召回处理制度,实施全员暗访和营运车辆GPS轨迹跟踪稽查。
近6年来,江苏每年就不同主题出台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实施意见,取得了显著效果。目前,全省建成100条文明交通示范街、204个文明交通示范路口,每年评选100名文明交通微笑使者。常州、南京、扬州及江阴、常熟、张家港、昆山、太仓、吴江等9市被公安部、住建部评为“畅通工程模范管理水平城市”。
此外,我省更多注重融入文化元素,在全国征集江苏文明交通标识、卡通形象、主题歌,组织文明交通全省巡演,聘请全国道德模范担任江苏文明交通形象大使,全省还建成140个文明交通宣传教育基地。
“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运输大省,交通运输的安全水平和文明程度,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显著标志。”省交通厅副厅长汪祝君说,仅2011年,全省公交、出租完成的客运量就超过57亿人次,如此庞大的运输规模,对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和文明创建提出了更高要求。
省公安厅副厅长陈逸中说,文明交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要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维护良好的通行秩序,保障群众的平安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