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周波代表: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制约"

更新时间:2012-05-24 00:00:00

    着力构建“诚信上海”,以守信受益、失信惩戒为导向,以联合征信为手段,加强信用信息记录和共享平台建设,培育和规范信用服务机构,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



  ――摘自《在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切实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周波代表认为,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上海必须把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作为重中之重,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让“诚信上海”的品牌更响更亮。



  周波介绍,自1999年起,上海在全国率先推进诚信体系建设试点,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



  但对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建设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盼,上海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还存在一定差距,“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诚信缺失、不讲信用,不仅危害经济社会发展,破坏市场和社会秩序,而且还会损害社会公正,妨碍社会文明进步。”



  周波认为,社会诚信体系的有效运转,基础是信用平台的广泛覆盖、融合成网,核心在于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没有奖惩机制,就没有诚信功能的发挥。”



  他建议建立信用联防惩戒机制,通过政府部门公布“黑名单”、“不良记录”,信用等级评定与银行授信额度挂钩等市场约束行为,以及媒体曝光、舆论谴责等社会惩戒方式,建立政府、市场与社会联动,多层级的信用联防奖惩机制,“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制约”。



  周波认为,一个完整社会诚信体系,由政府诚信、企业(机构)诚信、个人诚信等多项要素构成,需要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协会等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这其中,政府自身的诚信制度建设最为关键。”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必须依法行政,严格规范透明执法,大力推进信息公开,尤其是要加强公共权力行使环节的信息公开,加强公共资源分配过程的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还要加强对公务人员的诚信管理,对失信人员实行一票否决制。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