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只有在申请贷款的时候才需要提供个人信用报告,然而在如今的河南省三门峡市,不仅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要求提供个人信用报告,而且就连社会上民间组织开展的企业家荣誉称号评比和劳模人物推选,也要求提供人民银行出具的信用证明。这种新鲜事产生的背景,正是人行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支行大力推进信用建设,努力改善当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结果。
前些年,由于信用意识淡漠,各种商业欺诈和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屡屡发生,三门峡市一度被评为信用高风险区。面临严峻的信用困境,人行三门峡市中心支行积极向地方政府出谋划策,大力开展信用建设,营造资金洼地,重塑城市形象。在中心支行的积极推动下,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三门峡市信用建设五年规划》、《关于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推进信用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并成立专门的工作组,先后开展了打击各种商业欺诈行为的“惊雷”行动、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金盾”行动、集中清理公职人员拖欠银行贷款的“三清”活动等声势浩大的专项行动,并建立了信用环境快速修复机制和确保金融生态平衡的长效机制,使三门峡市的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得以快速恢复和持续改善,2008年三门峡被评为中国十佳新锐金融生态城市。
人行三门峡市中支借助原有的信贷登记系统,充实完善了包括14余万户的企业信用信息网;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专门建立起了2300余户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网;建立完善了37万名城镇居民个人信用信息网,并在信用乡、信用村、信用户的基础上,用先试点后推广的办法尝试建立了覆盖全部农村住户的40万户农民家庭信用信息网。同时,该行积极与法院、环保、电信、公积金管理等部门协调联动,构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扩大信息采集面。目前,所有企业环保违法信息、拖欠工人工资企业信息已全部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随着征信工程建设的持续开展,三门峡市的信用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城市形象和品牌也得到快速提升,国际国内知名公司纷至沓来,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竞相向三门峡市的企业投放贷款。截至2009年8月底,三门峡市域外金融机构向该市企业发放贷款余额达80亿元,占该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近三分之一。2009年初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河南省分行分别与三门峡市政府签订了战略投资合作协议,计划在3年内向三门峡市的企业发放贷款575亿元,这一额度是三门峡市2008年底各项贷款余额的2.7倍。
来源:证券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