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上海个人征信覆盖融资性行业

更新时间:2006-12-05 00:00:00
    个人信用记录不良的市民,将面临“哪里也借不到钱”的窘境。上海资信公司透露,沪上16家典当行已经与该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加盟上海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至此,这一系统已经覆盖到申城所有具有个人融资功能的行业。

   查询信用报告,已经成为沪上金融机构审核贷款的重要依据。目前,上海个人联合征信系统每天平均提供个人信用报告达到7500份。作为融资的主渠道,沪上16家中资银行从一开始,就成为个人联合征信系统理事会的成员。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外资银行和很多非银行金融机构,也相继介入征信系统。今年年底开始,外资银行将获准对境内居民开展人民币业务,目前花旗、渣打、东亚等外资银行,已经开始联合征信系统展开合作。此外,国内上汽通用、大众等五家汽车金融公司,也已成为联合征信系统的合作方。

    各类融资机构都与个人征信系统进行联结,意味着每个人的“失信”成本,将大幅提高。目前,上 海市民在日常消费中的各种信用活动,都会在征信系统中留下痕迹,比如信用卡、房贷等向银行借贷的行为,水电煤等公用事业以及通讯费用等先使用后付款的“赊销”活动,都已经成为衡量个人信用状况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司法系统也已经和征信平台实现对接,与信用相关的违法行为也会被记录在案。此次典当行的加盟,意味着骗当行为等不良信用信息也会被纳入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据悉,目前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入库人数超过732万人。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