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随着类似事例的增多,更多的市民开始关注自己的个人信用。
个人信用报告免费查询三分钟搞定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珠江路104号的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征信管理处,办公室内挤满了前来查询的市民,几名工作人员忙着接听咨询电话、分发申请表、核对证件、打印报告、答疑解惑。据该处周宏科长介绍,目前该部门提供的个人信用查询服务是免费的,市民携带本人的身份证原件、复印件,就可办理查询。
记者填写了一份《个人信用报告本人查询申请表》,将申请表和有效证件递交后,很快一份4页的个人信用报告就交到了记者手中。整个过程不超过3分钟。
一份报告,借贷、偿还情况一目了然
记者看到,个人信用报告分查询信息、信用交易信息、查询记录三部分。“查询信息”包括被查询人的身份信息、居住信息、职业信息等个人资料。
“信用交易信息”记录了被查询人持有的各银行信用卡开户时间、信用额度、最大负债数及每张信用卡最近24个月每个月的还款状态。据介绍,如果在“最近24个月的还款状态记录”中出现阿拉伯数字,就说明被查询人在这个月有逾期还款行为,不同的数字代表不同的逾期状态。个人信用报告每被查询一次,系统就会自动跟踪、记录下来,并直接显示在信用报告“查询记录”中。
黑龙江省1042万名自然人信用“有据可查”
据周科长介绍,2006年初,央行个人征信系统在黑龙江省正式联网运行,截至去年底,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内已收录1042万名自然人及11万户企业的信用信息。只要个人在银行办理过贷款、信用卡、担保等信贷业务,个人信息以及每月的还贷信息和信用卡还款信息等,就通过银行自动保送给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并定时更新。
个人信用报告中没有任何“好”或“不好”之类评价的字眼,只是通过连续的记录,直观反映一个人的信用程度,但记录的信息却是各银行决定是否为市民发放贷款的重要参考数据。
今年日查询量超2006年全年总量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06年征信系统刚运行时,全年查询量仅为45人次。从今年初起,查询的人突然多了起来。到2月底,每天来查询的有五六十人,一天的查询量比2006年全年还多。据了解,仅仅为了了解个人信用记录而来查询的市民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对此周科长介绍,除向银行借贷、办信用卡外,出国以及一些重要部门的招聘、提职、办理公务卡等重要环节也开始要求个人提供信用报告,因此普通市民对个人信用也高度关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