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今年本市将建殡葬从业人员诚信档案

更新时间:2009-03-19 00:00:00
 家有亲属刚在医院病逝,转眼之间四五家“殡葬一条龙”黑代理就自动上门,为抢夺生意争得不可开交,让人望而生厌。一位业内人士曝料称,为了争抢丧家生意,目前一条丧家信息最高开价已达2000元,而这笔钱最终还是会转嫁到丧家头上。

  昨天上海市殡葬行业协会表示,今年将启动殡葬行业从业人员的诚信档案建设,同时将草拟格式化合同,规范市场。

  无人投诉不代表没问题

  昨天上午9点,龙华殡仪馆门前,上海市殡葬行业协会的“3·15”咨询投诉现场冷冷清清。虽然也有个别市民在一旁驻足观看,但只要工作人员一主动招呼、发放资料,这些市民就唯恐避之不及。

  这是“3·15”活动以来,殡葬行业首次参与的大型现场咨询活动。上海市殡葬行业协会秘书长宋守勤告诉记者,没有现场投诉并不意味该行业没有问题。很多“殡葬一条龙”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的特点,抓住市民不愿在丧事花费上计较的心理,乱开高价。“市民上当一次,往往自己‘吃进’,很少计较花费,这也可能是投诉少的原因之一。”

  医院已成为“高危地”

  很多市民常有疑问,为何家属刚刚过世,四五家“殡葬一条龙”立刻找上门了,并在病房里争得不可开交,信息到底是谁泄露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殡葬代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护工、医院内部工作人员甚至救护车工作人员,都是他们争夺“信源”的前沿阵地。“一个丧家信息50元”,早已是10年前的行情。“在一家著名医院,一条丧家信息出价是1200元-1500元,而有一家医院内因争夺异常激烈,因此其一条信息最高开价2000元。”这位业内人士还透露,争夺“信源”的背后,其实就是抢代理权和销售商品权。“羊毛出在羊身上,这笔钱最终还得由丧家埋单,商品以次充好也就不足为奇了。”

  “吃穿用”样样有猫腻

  倘若丧家一时被花言巧语迷惑,相信了这些推销“殡葬一条龙”服务的黑代理,接下来的其中任何一项都能让黑代理赚个盆满钵满。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寿衣往往不会仔细检查,有的黑代理干脆用黑心棉填充,还有的故意少穿几件,几十元一件的寿衣售价上百元、近千元。豆腐饭也是量少质次价高,反正很少有人计较好吃难吃。有些自制的骨灰盒,号称是“红木”,而实际上就是地下加工厂随便弄个木头盒子。

  万一丧家、黑代理双方起了纠纷,黑代理往往手捏丧家的死亡证明,甚至是骨灰盒,以此要挟。业内人士建议,家属过世之后,要找殡葬行业协会指定的正规代理机构。

  今年建设从业人员诚信档案

  上海龙宝殡葬礼仪服务公司总经理朱财根告诉记者,市民要认真查看商家的营业执照是否有殡葬代理服务的经营许可。家遇丧事,也不要急着去小区附近的小店购买寿衣、香烛,大多数黑代理就是在这种店内守株待兔。

  上海市殡葬行业协会会长王宏阶告诉记者,上海市目前共有约60家正规殡葬代理机构,这只是纳入正规管理的数字,散兵游勇的黑代理数目可能数倍于此。

  今年,上海市殡葬行业协会酝酿推出殡葬行业代理机构从业人员的“电子钥匙”。“代理机构从业人员到殡仪馆协助丧家办理丧事,首先必须在殡仪馆划卡,登记其个人信息。”这一做法首先有据可查,同时,一年下来,丧家、殡仪馆对其的总体评价也有了一张诚信档案。据悉,殡葬行业协会还将在全国率先推出殡葬服务的格式化合同,代理机构再也不能胡乱开价。今年9月,上海市也有望出台全国首个殡葬行业服务规范的地方标准。

 

来源:中国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