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就像一条鞭子,时刻悬挂在每个人的头上。”南宁市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吴锦龙说。在我市成立专门的信用体系建设办公室后,宣传和教育提高整体市民对信用的认知理解,让每个人了解自己信用的重要性,成了该办公室的重要工作,信用体系也被定位为城市文明的新领域。
创建文明城市,信用体系环境体现了软实力,信任、诚信、守信成为合作的最基础条件。目前,我市正加快发展速度配合文明城市的创建。
城市文明亟待信用来支撑
“如果城市风貌、模样是肢体的话,信用就是城市的灵魂!守信是灵魂的构件。”采访中,吴锦龙凭借多年的经验,对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高度概括。
吴锦龙说,信用消费能将市场成倍扩大,国外的商品零售,85%以上分期付款,发达国家无一不将信用交易作为扩大市场规模的重要手段。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经济活动环境由传统的“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状态转变,单位管理解体后,档案制度几乎废弃,绝大多数交往彼此互不相识。信用建设能使经济社会进入可管理状态,信用档案的建立更可使得经济社会进入可管理状态。
“市场上的信用缺失已经制约经济规模的扩大,银行资金不敢外放,而企业需要资金又往往不能贷款,我国每年因废债而造成授信方的直接损失达 1800亿元。”吴锦龙说,“南宁信用体系建设相对落后。”吴锦龙说,由于南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落后于发达城市,外国金融融资对信用体系要求非常高,也制约了南宁工业企业投资的发展。
“政府要把个人信用数据库整合到一起。”为防止商业恶性行为,目前,南宁信用体系建设将“守信者褒扬,失信者惩戒”作为社会机制,通过社会信用建设特别是征信活动形式的社会氛围,让守信者得到利益和便利,让失信者付出代价。南宁个人信用数据库建设正在进行中,个人信用数据库的建成将通过合法手续提供给征信服务公司,使得个人信用产品在市场上使用。
在实践中体现信用的价值
然而,尽管南宁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体系建设尚未完全成熟,但南宁市委、市政府对信用体系建设丝毫没有怠慢。实践中,信用体系的建设为文明城市建设增添厚实的力量。
2007年4月9日至13日,我市邀请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信用管理处主任韩家平等三位专家,对南宁政府采购相关工作进行考察调研,之后委托他们起草了《南宁市在政府采购中引入信用体系管理机制方案》《南宁市政府采购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和《南宁市政府采购供应商及投标人信用档案建立和管理办法》,在政府采购中引入信用体系管理机制将是国内首创,为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的效率和质量提供制度帮助。同时,市政府在使用信用产品、培育我市信用市场方面将带好头,起到示范作用。
2007年4月,南宁市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市商务局联合向市政府提出了《以生猪、米粉行业为试点建立南宁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请示》,建议在我市生猪和米粉的生产供应中引入信用管理手段,为我市食品安全更有效管理进行探索。项目启动以来取得可喜的成绩,使我市的食品流通获得源头保障迈上新的台阶。
各方积极投入信用体系建设
两年多来,我市各部门意识到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特别是创造文明城市信用不可或缺的实际意义,纷纷采取措施加强党政信用体系建设,获得老百姓的认可和赞扬。
市地税局领导认识到,税收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构建征税以及纳税两大税收信用基础体系,营造诚信纳税的氛围,提高征税、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表彰先进,树立诚信纳税的榜样;优化服务,创造诚信纳税的条件;重点稽查,加大对偷逃税款的打击力度;建立纳税人信用等级档案、规范税收执法行为等措施,营造了良好的税收经济秩序。
马山县规范政府行为,强化诚信意识。几年前,县政府承诺给蔗农每吨30至50元的甘蔗种植补贴,但因没有得到兑现,而打条子给蔗农,群众称之为 “甘蔗白条”,这对政府信誉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为了打造诚信政府,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县政府于去年全部兑现了“甘蔗白条”161.32万元,提高了农民种植甘蔗的积极性。
宾阳县民营经济发展早期由于没有抓好诚信教育,加上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曾一度出现制假售假行为,使“宾阳货”几乎成为假货代名词。之后,宾阳县委、县政府决心实施“打造‘宾阳制造’品牌”工程,政府积极引导企业以诚信为本,以质量为纲,努力打造“宾阳制造”品牌。2006年9月,宾阳县被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授予“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县”荣誉称号,并在首都人民大会堂受到表彰。
来源:南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