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上海市民信用意识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更新时间:2008-07-01 00:00:00
    2008年上海市征信知识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自6月2日启动以来,目前已接近尾声。记者昨日从央行上海总部了解到,在宣传月期间,上海市民积极了解个人信用状况,表现出较高的信用意识。

   央行上海总部征信处负责人指出,“上海从1999年开始作为全国试点成立征信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市民的信用意识、对个人信用的关注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与银行有业务关系就有了信用记录

    尽管横向比较上海市民信用意识较强,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该负责人说:“由于商业银行为追求业绩而大量发放信用卡,对信用卡有条件免除年费的‘条件’解释不明,造成隐性年费,持卡人极易在不知不觉中因为拖欠年费而落下信用污点。”

    “一旦申请信用卡,即使不启用不刷卡,也会在个人征信系统中产生信用记录,是银行以后与个人建立业务关系的重要参照。现在很多人对个人信用在生活中的作用还没有意识到。”这位负责人提醒说。

    据了解,凡是与银行有业务关系的个人均有个人信用记录。截至去年底,全国个人征信系统共有5.9亿人的信用记录,其中有信用卡或房贷等信贷记录的约1亿人,其余属于与银行有开户、存款等非贷款业务往来。

    我国的征信系统包括个人和企业两个征信系统,正在进一步建设完善中。日前,证监会的“上市公司监管系统”和央行的“企业征信系统”对接已完成系统开发工作。对于扩容后的企业征信系统,这位负责人指出,前者包括2000多家上市公司的信息,后者包括1300多万家企业,其中有信贷记录的企业有500多万家。“两个系统对接后,对各家企业采集的信息项目现在还没有确定。”

    上海公用事业缴费未记入征信系统

    全国部分地区已经将水电煤等公用事业费缴纳记入征信系统,但上海暂时还不包括这项记录。该负责人介绍,上海征信公司的信用记录中包括公用事业费的缴纳情况,央行也已经收购这家公司,但是数据的整合与征信模式仍在酝酿协调中。这位负责人表示,“具体的整合方式还有待摸索”。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