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500余人因诚信不过关无缘开业贷款

更新时间:2006-08-15 00:00:00

     昨日,早报记者从市劳动保障部门获悉,自去年10月开业贷款担保新政策实施以来,已担保开业贷款2400余笔,金额达1.9亿元。申请贷款者结构也出现了年龄越来越低、学历越来越高的变化。
     去年10月,上海实施开业贷款担保新政策。由于担保对象范围的进一步放宽,新政策实施仅10个月,贷款金额就比去年同期增长73%;自开业贷款业务展开以来,截至今年7月底,本市已累计担保开业贷款6400笔,担保金额达4.5亿元,创造就业岗位3.8万个。
    而开业指导服务中心近日发布的《2006上半年度开业贷款担保运行报告》显示,申请贷款的人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年龄下降。  以往申请开业贷款的人员多数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但近两年,年轻创业者越来越多。35岁以下青年借款者的比例从2004年的25%,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34%。
    2.学历提升。  在开业贷款者年龄有所下降的同时,贷款群体的学历也有所提升。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借款者比例从2004年的17.1%,上升到2005年的19.6%,今年上半年已经达到23.5%。高学历的精英已经成为贷款的主要申请人群。
    3.“在职老板”比例增大。  新政策让不少在职人员也有了开业的想法。2005年四季度,共有20名在职人员申请了开业贷款;今年上半年,则有42名“在职老板”获得了开业贷款。
    但在开业贷款业务开展以来,也遭遇了一小部分人“有借无还”。对此,有关部门提醒创业者,借款人的开业贷款逾期及代偿信息将会记入个人征信系统,对个人今后购房、购车贷款、出国、留学等带来不利影响,对恶意不还的,有关部门还将联合法院采取强制执行等措施。目前本市累计已有500多名申请人因诚信问题而被挡在了开业贷款的门外。

来源: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