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电子公告 > 正文

2010年上海信用服务行业统计报告

更新时间:2011-08-01 00:00:00
一、        总体增长情况
    截至2010年底,上海已备案信用服务机构共计70家,较2009年新增备案机构6家。共有53机构参加了2010信用服务年报统计(已停止营业和新成立尚未开展业务的机构未纳入)。根据统计数据,2010年,机构总资本额约4.46亿元,相比2009年的3.98亿元增长12.1%;总营业收入约6.31亿元,较 2009年5.04亿元增长了25.2%;从业人员达到1867人,较2009年的1915人减少了2.5%。行业整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行业规模平稳扩大。
    2010年业内机构平均资本额为842.04万元,平均营业收入为1190.98万元,平均从业人员约为35人,人均营业收入为33.81万元。与前几年同类数据相比,除平均从业人员基本持平,其他数据都有较大增长。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2010年上海信用服务行业发展势头较好,在机构资本额和营业收入方面都有较快增长。
 
二、从业人员构成情况
    在全行业1867名从业人员中,根据学历划分: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有297人,大学本科学历851人,大专学历511人,高中及以下学历208人;根据从事信用服务业累计年限划分:从业年限五年以上的有535人,三年以上五年以下的355人,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的576人,一年以下的401人。目前,行业内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为91人,中级技术职称的226人,初级及以下技术职称的382人,无技术职称的1168人。从持有主要证书情况看,持有注册会计师证书资格的76人,持有注册资产评估师资格证书的86人,持有注册土地估价师资格证书的为28人,持有证券执业资格证书的103人,持有证券从业资格证书的为124人,具有律师资格的19人,具有企业法律顾问资格的14人,持有特许金融分析师(CFA)证书的3人,持有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证书的为3人,持有国际注册信用分析师(CICA)证书的6人,具有信用管理师职业培训证书的42人,持有信用管理岗位培训证书的42人,持有注册咨询师培训证书的17人,持有信用分析师培训证书的29人,持有信用评估师培训证书的4人,持有商账管理师培训证书的为1人。
 
 
    2010年度,上海信用服务行业大专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88.9%,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占到从业人员总数的15.9%,大学本科学历占到45.6%,大专学历占到27.4%,体现了行业智力密集型的特征。2010年全行业具有各种技术职称的从业人员占总数的37.4%,持有注册会计师证书资格的占总数4.1%,持有注册资产评估师资格证书的占总数4.6%,持有注册土地估价师资格证书的占总数1.5%,持有证券执业资格证书的占总数5.5%,持有证券从业资格证书的占总数6.6%,具有律师资格的占总数的1%,具有企业法律顾问资格的占总数0.7%,具有信用管理师职业培训证书的占总数2.2%,持有信用管理岗位培训证书的占总数2.2%,持有注册咨询师培训证书的占总数0.9%,持有信用分析师培训证书的占总数的1.6%,持有信用评估师培训证书的占总数的0.2%,持有商账管理师培训证书的占总数的0.1%。持有特许金融分析师(CF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和国际注册信用分析师(CICA)等国外证书的从业人员较少,都不超过行业人员总数的0.5%。
    2010年,业内具有三年以上一定工作经验的从业人员为890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7.7%;拥有高级职称的从业人员为91人,相比2009年的92人基本持平,拥有中级技术职称的有226人,比2009年155人增加了71人,初级及以下技术职称的有382人,比2009年217人增长了65人。
 
三、业务分类统计情况
2010年上海信用服务行业营业收入总额中,业务分类统计情况如下表:
表1:2010年上海信用服务行业业务分类统计情况及比较表
分类名称
服务内容
2005年营业收入(万元)
2006年营业收入 (万元)
2007年营业收入(万元)
2008年营业收入(万元)
2009年营业收入(万元)
2010年营业收入(万元)
资信评级业务
信贷资信评级、证券市场评级、企业合同信用评价等
7340.72
7482.32
9828.75
13002.16
12740.06
17751.47
商业征信(或称企业征信)业务
商业(企业)信用调查及报告
7998.61
10676.49
14663.84
18234.29
20730.92
21028.55
信用管理业务
企业信用管理咨询、培训及商账管理等
2445.58
2421.33
2651.73
7165.91
7824.15
10396.05
个人征信业务和其他业务
个人征信业务和其他业务
2053.4
3378.14
2083.64
5913.57
9121.09
13945.74
合计
 
19838.31
23958.28
29227.96
44315.93
50416.22
63121.81
从各主要业务分类的营业收入来看,商业征信(或称企业征信)业务的占比最大,占行业总收入的33.31%,少于2009年41.12%的占比,仍然是自2005年建立统计制度来,连续六年上海信用服务行业中占比最大的细分业务。其次是资信评级业务,2010年约占全行业收入的28.12%,信用管理业务约为16.47%,个人征信和其他业务合计占22.09%。
 
 
    2010年,上海信用服务行业除个人征信业务营业收入有较大滑坡之外,资信评级、商业征信和信用管理业务的营业收入都有增长。其中资信评级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9.34%,绝对值增加5011.41万元,在增长率和增长量方面都排名第一;其次的信用管理业务同比增长32.87%,绝对值增加约2571.90万元;商业征信业务增长相对平缓,收入同比增长1.44%,绝对值增加197.63万元。
    统计显示,2010年,21家信用服务机构有资信评级业务,30家机构有商业征信业务,17家机构有信用管理业务(存在兼营的情况,因此统计有交叉)。较之2009年,资信评级业务的参与机构数增加3家,商业征信的参与机构数减少3家,信用管理业务的参与机构数增加1家。从业务分类的角度,从事三类主要业务的机构平均收入如下图:
   
四、机构分类统计情况
    从统计报表来看,2010年至少有25家机构兼营两类以上业务。如果忽略兼营的情况,以每家机构营业收入最高的业务作为其主营业务,并参考各机构备案营业范围,则在参加统计的53家信用服务机构中,除一家未开展业务外,主营业务为资信评级的有14家,从业人员433人,总资本额约为1.90亿元;主营业务为商业征信(或称企业征信)的有22家,从业人员518人,总资本额约为1.62亿元;主营业务为信用管理的有9家,从业人员602人,总资本额为7746万元;主营业务为其他的有7家,从业人员312人,总资本额为1670万元。其中,主营资信评级的机构数较2009年的13家增长了1家,而主营商业征信的机构数则较2009年的25家减少了3家,主营信用管理的机构数较2009年的11家减少了2家,主营业务为其他的较2009年的5家增加了2家。行业内的个人征信业务量有较大下滑,因此主营个人征信的机构数量从1家减少为0家。
    2010年,由于部分机构的主营业务发生变化,主营业务为商业征信(或称企业征信)的信用服务机构资本总额有明显上升,在全行业资本总额的占比从11.9%提高到36.2%。主营业务为信用管理的信用服务机构资本总额有明显下降,在全行业资本总额的占比从36.4%减少到17.4%。主营资信评级业务的信用服务机构资本总额绝对值与2009年相差不大,占比从46.9%下降到42.5%。主营资信评级业务的机构平均资本额最高,达1354.14万元,其次是信用管理机构的平均资本额,为860.68万元,主营商业征信业务的机构的平均资本额为735.64万元。
 
五、较大机构统计情况
从统计数据来看,2010年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信用服务机构有13家,较2009年新增1家机构。13家中4家主营资信评级业务,2家主营商业征信(或称企业征信)业务, 4家主营信用管理业务, 3家主营其他业务。
        
    根据统计,这13家较大机构营业收入合计约5.25亿元,约占行业总营业收入的83.1%;实收资本额合计约1.87亿元,近占行业总资本额的41.9%;从业人员合计为1242人,占行业总人数的66.5%;人均营业收入达到42.23万元。
   
    从上述数据可见,2010年上海信用服务行业规模较大机构数量进一步有所增加,13家较大机构中,2010年营业收入同比2009年增长的有11家,增长率从6.9%到138.5%不等,有1家机构实现一倍以上增幅;2家机构营业收入出现一定下滑,下降率在3%到8%之间。总体上看,较大机构的营业收入增长仍较迅速。信用服务行业的集聚和机构间的分化趋势进一步明显,约占统计机构总数1/4的13家较大机构,其营业收入连续两年占全行业比已经超过了80%。
 
六、营业收入变化比较
    参加统计的53家信用服务机构中,除2家2009年未开展业务的机构、1家2010年未开展业务的机构之外,2010年营业收入相比2009年增长的有39家,占具有同比数据的50家机构的78%,营业收入实现增长的机构无论从绝对家数还是从所占比重来看,都比2009年增多,可见2010年行业机构总体发展情况良好。这39家实现增长的机构中,有28家增幅超过行业总营业收入25.2%的增幅,增长最高的机构2010年收入是2009年的34倍。收入增加的机构中13家主营为资信评级(占有同比数据的主营资信评级业务机构数的92.9%),14家主营为商业征信(占有同比数据的主营商业征信业务机构数的63.6% ),6家主营为信用管理(占有同比数据的主营信用管理业务机构数的75%),6家主营从事其他业务(占主营其他业务机构数的60%)。2009年营业收入相比2008年有所减少的信用服务机构有11家,其中有1家主营为资信评级,7家主营为商业征信,2家主营为信用管理,1家主营为其他业务。
 
七、其他业务统计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业内机构出具企业信用报告(含资信评级报告和商业征信报告)约358238份,出具个人信用报告168993份。全年业内机构开展信用管理业务培训人次超过19040人,涉及的应收账款管理金额10.19亿元。在科研活动和知识产权开发方面,业内机构2010年开展科研活动9项,获得自主知识产权11项。